扇子小说网为您提供重生之大科学家txt下载
扇子小说网
扇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侦探小说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玄幻小说 灵异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热门小说
小说排行榜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诗歌散文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幽默笑话 经典名著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母欢子恋 夫妇交换 夫凄游戏 变质父爱 无爱之欢 蟼花狌奴 齐人之福 家庭趣事 艳骨尸魔 娇凄江湖 美妙人凄 家有滛凄
扇子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书号:24194  时间:2018/12/7  字数:4862 
上一章   ‮花菜荠头溪在春、八〇二‬    下一章 ( → )
 全文字无广告

  二〇八、在溪头荠菜花

  二十世纪初,报刊杂志还是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这也决定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全文字无广告

  事情发生,到登上报刊,再搭坐邮轮辗转来到天津,进入邮局,送进北京,接着从京城出来,落到孙元起的书桌上。等他拿起翻阅的时候,距离事情发生至少过去了一个月。

  当然,如果是欧美大国之间发生火并,或者政府改组、暴民起事,消息影响深远,价值超过电报费用,新闻倒是可以两三天内传来。但科技奖项的颁发,无疑享受不到这种待遇。所以,农历光绪三十四年腊月中旬、西历1909年1月初,在杂志上看到1908年12月10颁出的第8届诺贝尔奖,丝毫不是件令人吃惊的事。

  孙元起倒是对诺贝尔奖极为关注,直接就翻到了那一页,略过和稀泥拉偏架的和平奖、风弄月感慨人生的文学家以及隔行如隔山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便看到了如下的获奖名单: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工作”

  奥斯特瓦尔德(1853—)

  德国,莱比锡大学

  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以及其他的杰出物理实验成果”

  约翰?马丁(1848…)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马丁教授终于修成正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孙元起顿时大喜,兴冲冲地拿着杂志来到物理传习所,在实验室里看见正在忙碌的卢瑟福,便大声说道:“卢瑟福先生,你知道么,马丁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却一脸惊诧地望着孙元起:“我还以为你早就知道了呢!”

  “呃…”孙元起有些惭愧,自从去了湖北之后,已经从半吊子科学家变成了半吊子政客,再加上湖北消息蔽,现在基本上和科学界了节。好吧,我要检讨!

  卢瑟福终于停下手中工作:“不过确实有些奇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马丁应该是一名化学教授,而且还是美国化学会西部分会的副会长。化学家居然获得物理学奖,这不是很奇怪么?”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是物理系的研究生,不照样获得化学奖?”孙元起自嘲道“既然马丁教授获奖,那我们俩联名给他去封贺电吧?”

  “那倒不用,”卢瑟福摆摆手“我来中国前曾和马丁见过面,他表示近期会到经世大学一次。此次获奖,他应该先到瑞典,然后在欧洲各国讲学一段时间,接下来就该来中国了。没准现在他正在来中国的路上呢!与其现在发电报给他,不如过几天当面向他道贺。”

  “马丁要来学校?真是再好不过了!”孙元起喜不自

  眼下经世大学里,自己是第一位诺贝尔获奖者;马丁教授要来,就是第二位;特斯拉教主有望成为第三人;爱因斯坦先前已经发表了关于统计力学、测定分子大小、布朗运动等的一系列重要论文,现今与自己、米列娃研究的广义相对论即将大功告成,问鼎诺贝尔奖也是指可待;至于卢瑟福的那枚,则是孙元起早已经预定了的。

  全文字无广告

  十年之内,五项诺贝尔奖,足以奠定经世大学超然的地位了!

  想到这里,孙元起关切地问道:“你的实验最近取得什么成果没有?”

  在记忆里,卢瑟福好像就在1908年这一届凭借着“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化学”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过因为自己的横空出世,卢瑟福现在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还处在1。5的位置:说他是二科学家吧,却经常发表一些引人注意的论文;说他是一科学家吧,却总觉得缺少些重量级成果。要想让他摆不温不火的境遇,发现中子和重核裂变无疑是最好的契机。

  “有些成绩。”卢瑟福有些矜持,在实验台一堆资料中找出几张纸递给孙元起“我们用加速后的α粒子轰击铍、硼、锂等原子序数靠前的元素,发现有一种之前没有见过的粒子,它质量比质子稍大,不太稳定,平均寿命大概在900秒左右。因为它呈电中,所以我们暂时称它为中子。”

  在历史上,中子的概念就是由卢瑟福首先提出的;现在,卢瑟福依然把它叫做中子,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

  “近期你就会把实验结果发表吧?”孙元起一边翻看实验记录,一边问道。

  如果实验结果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转入下一阶段对中核裂变的研究了。孙元起如此迫切,归到底还是对剽窃卢瑟福成果的愧疚,所以一心想把他早推上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领奖台。

  然而孙元起却没有想过,因为他的出现,原先获得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科学家毕希纳不仅错过了上一届,还与这一届无缘,而且这辈子都只能望着诺贝尔奖而悲叹了;而原本因为发明复制彩照片方法而获得1908年物理学奖的法国科学家李普曼,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获提名。

  其实维恩、普朗克、昂内斯等大牛,早已经被孙元起选择无视。至于玻尔、威尔逊、康普顿、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查德威克、泡利、费米等后生晚辈们,则根本不在孙元起考虑范围内,儿孙自有儿孙福嘛!凭他们妖的聪明才智,在哪儿混不到一席之地?再说了,到二十一世纪科学家还不是在艰苦奋斗,诺贝尔奖还不是年年颁发?

  “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我还想再多做些相关的实验,把这种新粒子的基本数据测量得更准确一点。”卢瑟福不愧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如此重大的发现面前,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

  就这样,大家各自忙碌,转眼到了节。

  大年初一慰问在校师生,也是惯例。学校那么大,院系那么多,留校师生更是庞杂,一天可能都忙不完。所以孙元起难得起了个大早,准备早吃早饭出门。

  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刚打开大门准备放鞭炮,就远远看见老赵一家正朝这里赶过来。他们见到孙元起站在门口,连连挥手,脚步更加快了几分。

  孙元起连忙上前去:“老赵,你们一家可起得够早啊!”老赵却纳头便拜:“小的给老爷拜年啦!”

  孙元起急忙扶起老赵:“老赵,你这是做什么?不是要折煞我么!”

  见老赵家的、景惠、景行、景范还跪在地上,赶紧招呼大家:“都起来,都起来吧!你们也太客套了,问候一声就行,不用磕头的!”

  老赵回头却大喝一声:“畜生,还不给老爷磕头!”

  孙元起仔细看时,才发现景惠、景行还在规规矩矩地磕头,景范却直愣愣地跪在地上,见老赵喝骂,才不情不愿地趴倒磕了个头。孙元起快步上前扶起这几个学生,口气里却有些责备:“老赵,别怪我说你,现在学校讲究开明,可不讲究科特!记住,以后见面,鞠个躬就行了。”

  老赵瞪了一眼景范,才憨厚地笑道:“呵呵,这不是大年初一么?按照老礼,是该磕头的。”

  “不说这个了,到屋里坐坐!”孙元起扯着老赵就往院子里拽。

  念祖、念萱兄妹俩已经被薇拉吆喝起来,见老赵进屋,一齐鞠躬说道:“uncle,新年好!”老赵笑得见牙不见眼:“少爷、小姐也新年好!喏,这是俺寇给你们的红包,收好喽!”

  薇拉端来花生糖果,诸人便在客厅里说了会儿话。看得出,老赵今儿是特别高兴:老两口回到北京,儿子也从日本学成归国,一家人终于团聚,又是新年,如何能不高兴?不过他看到三个儿女的时候,却有些忧愁之;尤其是看到景范,更是眉头紧锁。

  孙元起有些纳闷:景行是男大未婚,景惠是女大未嫁,忧愁还理由;景范才十七八岁,正在经世大学化学系读大二,他有啥值得老赵发愁的呢?

  老赵知道孙元起今天一定很忙,片刻之后便起身告辞。孙元起也不强留,只是让薇拉给景行他们姐弟封上了三个大红包。老赵赶紧推:“老爷,景惠、景行他们都是大人了,哪能还收岁钱呢?使不得,使不得!”

  孙元起佯装不悦:“他们三个再怎么是大人,还能不是我学生?收下!”

  三个学生只有乖乖收下。

  赵景惠接了红包,却从身上掏出一个小试剂瓶,里面装着少半洁白的晶体,郑重地递给孙元起:“既然先生给我们礼物,景惠不好来而不往,只有借花献佛了!”

  孙元起隐隐约约猜到了瓶中是什么,仍然开口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赵景惠对家里人说道:“爹、娘、大弟、小弟,你们先回去,我跟先生说些事儿。”

  等屋里就剩下两人,孙元起才试探着问道:“这就是从青蒿里提取的青蒿素吧?”

  “既对,又不对。”赵景惠抿了抿嘴接着说道:“我们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发现青蒿至少有五种,最常见的药店里面的青蒿,又名香蒿;还有黄花蒿,就是俗称的臭蒿;以及牡蒿、茵陈蒿、小花蒿。但普通人把它们都叫做青蒿。

  “对比分析表明,香蒿、牡蒿、茵陈蒿、小花蒿都不能抗疟疾,只有黄花蒿才有功效。经过对黄花蒿认真提纯萃取,最终我们得到了这些晶体,实验证明,它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所以叫它青蒿素固然没错,但更贴切的叫法应该是黄花蒿素。”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古代又称为瘴气,认为是接触动植物腐烂后散发的毒气而导致的疾病,最主要特征是周期冷热发作。

  疟疾分布非常广泛,从北纬60度到南纬30度之间,只要是蚊虫肆处,都会有它的身影。在所有热带病中,也以受疟疾威胁的人数与发病数字为最多,稳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受疟疾中度或高度威胁者计91个国家和地区,人口高达十六亿两千万。

  疟疾早期致死率非常高,据说当年罗马大军就是因为疟疾,有将近一半的兵马死在印度的雨林里。中医为此发明了小柴胡汤,但疗效只能算是一般。

  发明特效药的先驱是南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发现把金纳树(又称奎宁树)树皮磨成粉,服用后可以有效治疗疟疾。后来传到欧洲,经过法国化学家的努力,从树皮里将有效成分分离出来,称为奎宁或金纳霜。这已经是1820年时候的事情了。到了1850年左右,奎宁开始大规模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奎宁虽然称得上特效药,但是愈后容易复发,而且副作用不少,主要有耳鸣、重听、头昏、恶心、呕吐等,统称金纳反应。

  以后又陆续发明了一些‮物药‬,初期疗效不错,但疟原虫很快就会产生强烈的抗药,从而使‮物药‬失效。疟疾一度重新称霸于雨林。知道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不,应该说是黄花蒿素。

  孙元起摇晃着小瓶里的晶体,仔细观察了半天:“你们写好了实验报告了么?”

  赵景惠点点头:“已经写好了,正要请你修改一下,然后投到《经世大学学报》发表呢!”

  孙元起沉片刻:“依我看,论文发表可以稍微延迟一段时间。最好是先把黄花蒿素的专利在各国注册之后,再发表论文。”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想当年国门初开的时候,研究人员还比较单纯,科研成果出来之后便直接刊登在学报上,除了关心一下如何评奖之外,根本不‮试考‬成果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很多外国企业灵机一动,直接把中国的科学杂志搜罗起来,选择有用的部分注册成专利。到最后,不劳而获的外国企业赚得盘满钵满,付出辛勤劳动的中国科研人员还在吃糠咽菜。

  对于孙元起的建议,赵景惠自然无所不从。谁知这一耽搁,却闹出了科学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

  !#

  !~--内容结束~--  Www.ShAnZXs.COm 
上一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下一章 ( → )
扇子小说网免费提供何事公创作的重生之大科学家txt全集下载;请把重生之大科学家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