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小说网为您提供重生之大科学家txt下载
扇子小说网
扇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侦探小说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玄幻小说 灵异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热门小说
小说排行榜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诗歌散文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幽默笑话 经典名著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母欢子恋 夫妇交换 夫凄游戏 变质父爱 无爱之欢 蟼花狌奴 齐人之福 家庭趣事 艳骨尸魔 娇凄江湖 美妙人凄 家有滛凄
扇子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书号:24194  时间:2018/12/7  字数:3654 
上一章   ‮贱不多年少学同、九一一‬    下一章 ( → )
 一一九、同学少年多不

  前面几轮‮试考‬、筛选,都是请罗振玉、张元济两位副校长帮忙主持的,孙元起因为安顿各国络绎到来的留学生,很少参与其中。今天这是第一次接触名单。

  “蒋志清。”

  这是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孙元起表示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所以反应倒也平平。

  “程潜。”

  这是名单上的第二个人。恍恍惚惚中,孙元起貌似以前听过这个名字,是电影《开国大典》里面出现过?还是《渡江战役》里面有?名字虽然不像孙中山、袁世凯一样如雷贯耳,可是能让自己听说过的,那都是民国时期不得了的大人物

  “阎锡山”

  这是名单上的第三个人。孙元起看到这个名字时,已经惊呆了:这个人不是后来的山西王么?不对,不对这绝对是个巧合。学校从来没在山西招生过,那个老西儿怎么会出现在自己学校呢?呵呵,所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把名单放在桌边,想利用编译教材冷静一会儿。还没写几个字,忽然又想到:万一就是历史上的那个阎老西,自己不是硬生生地改变了历史么?

  又连忙拿过名单仔细端详,似乎这“阎锡山”三个字和后世的阎老西都是一样的。是巧合呢?还是就同一个人?

  实践出真知。一念既生,连忙让人把赵景行和名单上的三人请到校长室里,希望就此发现一些端倪。

  半个时辰之后,四个小伙子陆续来到办公室。学生们虽然大致猜到可能是留学日本的事儿,可校长找自己要说些什么却揣摩不透,只能坐在椅子上,心中暗暗思量。

  见人都到了,孙元起站起身给他们沏上热茶,同时暗暗审视这四个学生。赵景行平看得多了,这回只是陪绑,自然不用在意。单看那三位,个个都有强大的气场,出类拔萃的人物果然不同凡响。

  可是孙元起听过程潜和阎锡山的名讳,至于长相却是分不清;反倒其中最年轻的那个小伙子看着颇为面,好像以前在哪里经常见过。

  见孙元起端过茶杯,四人连忙起身接住。借着这个由头,孙元起说道:“大家既然到了这里,自然知道我就是谁,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虽然我是你们的校长,可你们四人之中,除了这位赵景行,其他三人却是不认识的。恐怕你们四人之间,也互相不太熟悉吧?不如这样,你们各自自我介绍一下,好么?”

  靠近孙元起最近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长相本来倒也平常,不过因为那对充满英武味道的眉毛,整张脸都显得生动起来。见孙元起先看向自己,连忙起身。孙元这才发现,小伙子身高居然在一米七左右。

  朝诸人鞠了一躬,他才说道:“学生阎锡山,字百川,山西五台县人,生于光绪九年(1883),现在高等学堂二年级乙班就读。”

  从他说的第一个字,孙元起就听出其中浓重山西味儿。山西、阎锡山、字百川,难道真是那货?虽然心里这么想,却无法求证。难道抓住他的手,跟他说“小伙子,我看你龙筋虎骨,器宇不凡,以后一定封侯拜相”?

  当下只好再问道:“百川,你是山西人,如何会到北京来读书呢?”

  阎锡山颇是尴尬,旋即掩饰过去,不卑不亢地答道:“回先生话,学生家原本是半农半商的,八九岁的时候进了私塾,读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与部分四书五经。到了十四岁上,学生便辍了学,随父亲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长钱铺学商。

  “谁知道庚子年发生国变,钱铺生意一落千丈,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人两千吊钱。债主得紧,学生父子二人被迫逃了出来。先是在太原躲债,后来听人说北京有所学校,食宿免费,还有津贴,所以学生便在二十九年(1903)的时候到了京城,考上了学校的高等学堂,以至于今。”

  孙元起点点头,不再多说,免得他生疑。请他落座后,又看向他身侧的小伙子。

  这位青年也是二十多岁的模样,面容甚是古奇,眼睛却是莹亮。这时从容站直身来,答道:“学生程潜,字颂云,湖南醴陵人,光绪八年(1882)出身,现在高等学堂三年级甲班就读。学生也是九岁入塾,十五岁补府试,十七岁考取秀才。庚子年间,见国势颓败,就危亡,学生以为经史不能救国,便弃了举业。之前,学生曾随壬老(即王闿运)学习课艺,认识皙子师兄(即杨度)。恰好那时候他从日本回来,便向我推荐了先生的学校。于是学生在二十八年(1902)秋北上,以后一直在高等学堂学习,受益匪浅”

  孙元起心想:看来,此人便是自己记忆中的程潜了。请他坐下后,又看向最后一位陌生的学生,想他便是那蒋志清了。

  这蒋志清甚是年轻,身高和赵景行差仿佛。看上去眉清目秀,内蕴不,偶尔眼睛一转,却是狡黠之态毕。见孙元起看向自己,连忙面容一整,端谨地站起来:“学生蒋志清,尚未取字,浙江奉化人,光绪十三年(1887)出生。父亲早殁,由母亲抚养长大。幼年入塾,诵读经史,二十八年(1902)应奉化童子试落榜。不过因此得以见识万千世态,眼界大开,决心接受新式教育,进洋学堂。此时便听闻我校衣食全免,还有助学金;浙江前辈蔡鹤琴蔡先生、张菊生张先生也倍加推崇;再加上学生家庭生活窘迫,母亲紧衣缩食供我上学,于心不忍,便在二十九年(1903)初来到学校,现今就读于高等学堂一年级乙班。”

  听闻蒋志清的奉化口音,加上他说是浙江奉化人,孙元起才明白为啥觉得此人面:这种神态,绝对很像荧幕上的委员长不过委员长名中正,字介石,并不叫“蒋志清”

  既然都是奉化人,同姓蒋,还有些神似委员长,难道他们之间有啥血缘关系?委员长和太祖差不多大,想来现在也有十几岁了吧。想到这里,孙元起试探着问:“你们奉化姓蒋的多么?”

  没想到校长会问他这个问题,蒋志清一愣,然后急忙答道:“奉化姓蒋的并不多,多数都聚居在溪口。”

  “那,你们家族有没有叫蒋中正,字介石的少年?”

  蒋志清想了半晌,摇摇头:“没有,我们家族没有叫蒋中正、字介石的。怎么,先生您认识他?”

  “不不不。”孙元起心想,我倒是认识委员长,可荧幕上的委员长和现在的蒋中正,能划等号么?当下叮嘱道“我只是听说有这么个人,据说天资聪颖,是个好苗子。志清,如果你以后发现你们奉化这么个人,记得让他来北京找我啊”

  如果能改造好委员长,是不是以后的内战会少些?见面之后,委员长幡然醒悟,弃武习文,从事科学研究也说不定呢孙元起如是想到。

  等赵景行介绍完毕,孙元起道:“正如你们所想,你们四人被选取为我校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将于年底启程,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成绩优异者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这里,先恭贺你们入围,并预祝路途顺利,学业有成”

  虽然学生们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不过现在得到校长亲口确认,心里还是喜不自,嘴上却逊让道:

  “谢谢先生”

  “谢谢栽培”

  孙元起话音一转:“既然是学校公派留学,负责你们在日本学习期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校方对于你们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的,希望你们能够遵守。”

  学生们连忙起身,肃手而立,恭听孙元起的训话。

  “首先,你们在期间要好好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彰显我经世大学学生、我中国留学生的优良素质。”

  要求学生好好学习,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至于你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成毕业之后,包括赵景行在内,你们的去向自己决定,学校不做干涉。如果你们需要学校推荐,乃至回学校工作,学校的大门将永远为你们敞开。”

  赵景行回来带保安,自然无所谓。可像阎锡山、程潜这类的牛人,是要在历史上发光发热的,孙元起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小恩小惠,就改变了他们宏阔的人生愿景。

  “将来,你们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很大可能是进入军队,并掌握一定的兵权。最后一点,也是我对你们的最深刻期盼,那便是掌权之后要爱国爱民。爱民,就是少打内战,甚至不打内战,口一致对外,保家卫国,造福人民。

  “爱国,就是不背叛祖国,不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出卖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如果你们谁成了汉,给学校蒙羞,学校不仅会开除他学籍,还会要求所有校友都鸣鼓而攻之记住了么?”

  孙元起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阎老西在抗期间是有污点的。尤其是在抗最困难的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他一度对抗战前景失去信心,为在蒋介石的挤下保存实力,曾与日本军队及汪伪方面展开谈判多次,在抗和降之间进行投机。

  四人齐声答道:“学生记下啦”

  Ya  wWW.sHaNzxS.com 
上一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下一章 ( → )
扇子小说网免费提供何事公创作的重生之大科学家txt全集下载;请把重生之大科学家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