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小说网为您提供篡唐txt下载
扇子小说网
扇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侦探小说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玄幻小说 灵异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热门小说
小说排行榜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诗歌散文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幽默笑话 经典名著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母欢子恋 夫妇交换 夫凄游戏 变质父爱 无爱之欢 蟼花狌奴 齐人之福 家庭趣事 艳骨尸魔 娇凄江湖 美妙人凄 家有滛凄
扇子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篡唐  作者:庚新 书号:22617  时间:2017/7/24  字数:4176 
上一章   ‮票求更四第)下(生先李 章一廿第‬    下一章 ( → )
 由于都是孩子,家境又不尽相同。

  有的富,有的穷…加之又是启蒙教育,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对孩子们而言,相对昂贵。所以每个孩子都配以一个小沙盘,以沙盘为纸,书写练字。沙盘长宽半米,里面铺着黄沙。孩子已废笔管做笔,依照着李基的讲解,在沙盘上写字。写的错了,用手一抹,即可重写,既不会浪费,也非常省力,是村学中必备的用具。

  言庆觉得,李基在教大家写字的时候,似乎增加了一些内容。

  讲解中,似乎加入了‘永字八法’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似乎有些深奥了。

  但对郑言庆来说,却正好合适。

  他一个野狐禅出身,别看能写一手颜体字,但对一些书法的基础,却并不知晓。永字八法,正好可以弥补他这种缺陷,虽是以隶书为主,言庆的收获却是巨大。

  正写着,李基悄然来到郑言庆的身后。

  看言庆一笔一划的临摹五苍,他轻轻点头。

  猛然,他伸出手,抓住言庆的笔杆子,往外一。可言庆猝不及防之下,笔管离手。扭头看去,却见李基轻轻摇头“郑言庆,书求法,更求意。你笔下所书,其形已具,其意却匮乏…今后当苦练指意,否则徒具其形,终究难有大成就。”

  法,说的是笔法。

  有点收,贵紧而重,画勒,贵涩而迟…

  这种笔法上的学习,前人已做出了各种总结,可以慢慢琢磨;然而这指意,却需要有天赋,更需苦练。王羲之有指意传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这学堂里的孩子们而言,郑言庆的书法,无疑是个中翘楚。但正如李基课间所说的那样:起点不同,要求亦不同。

  很明显,李基对言庆的要求,远高于对其他人的要求。

  当天结课而论的时候,其他孩子最差也得了一个乙等的评价,而郑言庆,却只得了个‘丁’。甲乙丙丁,这‘丁’等评价,无疑最差。一般而言,先生很少会给学生以‘丁’论。可偏偏,李基对言庆要求的严格,令郑言庆也感觉到非常意外。

  这,也太严格了吧!

  但先生既然做出评论,言庆也只能接收。

  随着学子们一起,向先生行了谢礼之后,郑言庆颇有些意兴阑珊,低着头准备离开。

  李基又叫住了他…

  “郑言庆,你可是觉得不服气?”

  “学生…”

  李基笑道:“我知道你不服气,但我告诉过你,会对你要求严格;以同龄人而言,你笔法已初具形容,即使是王右军,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恐怕也比不得你。”

  “啊?”

  郑言庆瞪大了眼睛,心中奇道:既然王羲之也比不上我,那你还给我一个‘丁’等作甚?

  李基说:“但也正因为这样,你以后的成就,却未必能比得上王右军。

  小小年纪,其形已定。若求大成,当需多些磨练。我这里有一册《笔论》,你拿回去以后,要仔细的揣摩。当年,右军十二岁得《笔论》,然后又求学卫夫人。待他后来,又临摹碑帖,方才独辟蹊径,成为大家。你恰恰相反,未学基础,筋骨未生时,竟先学碑帖,使之形重意浅,走了偏锋。所以,我要你仔细阅读这一册笔论,待月考时,你需以此做出文章。若我满意了,自会把你成绩更改。”

  听得出,李基对郑言庆期许颇深。

  只是…

  郑言庆接过了《笔论》,心中不苦笑连连。

  人啊,还是低调一点的好。太出色了,终究是要倒霉的!

  从学堂里出来的时候,已是斜夕照。

  郑言庆拎着书袋,朝田庄走去。田庄距离窦家学舍,有一段距离。本来郑世安想让人接送,但却被郑言庆给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郑世安如今正在风口尖上。

  别看天津桥事件似乎已经平息,但其实,不过是开始罢了。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

  对郑世安来说,天时就是郑仁基的态度,地利就是崔夫人的想法,而人和嘛…

  实际上,郑世安现在只占据了人和之利。

  郑仁基也许不会说什么,但崔道林依旧得崔夫人关照,这天时地利,都不占据。

  也许用不了多久,郑世安会慢慢的失去人和之利。

  到那时候,他祖孙的处境,可就要变得尴尬了…这种时候,郑世安更需恪守本份。言庆不过一家奴的孙子,若要人接送,肯定会落下诟病。而郑言庆自己呢,也不是个娇生惯养的人。每天走上一个来回,也算是锻炼身体,强健筋骨嘛。

  “弥勒转世,天下太平!”

  走在乡间小路上,郑言庆看见从对面,走了一行白衣人。

  这些人似僧非僧,似俗非俗,一边行走,一边口呼弥勒。田地中不少农人,见白衣人走过来,纷纷匍匐在地,叩首祷告。郑言庆不由得眉头一蹙,心生厌恶。

  他知道这些白衣人的来历,因为这些人,也曾在郑家田庄里出现过。

  似乎是某个宗教团体的成员,信奉弥勒,蛊惑世人。他们的信仰,不同于道教,也不同于佛教,在郑言庆看来,更像是一个教组织。整天在乡间传道,倒也招揽了不少信徒

  对宗教这种东西,言庆说不上好感,也说不上厌恶。

  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都是应时代而生,而兴起。五胡乱华,北方大地战不止,汉人十不存一,黎民苦不堪言。人们无力去阻止战争,只好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于是佛教应运而大兴,开始在民间传起来,使人们寄托来生。

  而道教呢,则为南方兴盛。

  南朝无力收服疆土,士大夫只能以清玄寄托。

  留恋山水,以各种行径来掩饰心中的那种悲苦。慢慢的,这玄道也就在上层阶级中,传兴盛。

  总之,每一种宗教都有其出现的原因。

  但教则不然,更多时候,那是一些野心家们的掩饰。

  黄巾之也好,亦或者孙恩之祸也罢,都是如此。至于后世,教更成了敛财工具,令郑言庆深恶痛绝。这些白衣弥勒,大致上也是如此吧。虽然他们现在还未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可言庆却觉得,这些人迟早,会酿成大祸,到时候倒霉的,还是那些百姓。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阻止呢?

  白衣弥勒公开传道,连官府都不去管。

  而且他们又没有什么把柄,如果冒然去对付,弄不好会让郑言庆自己,陷入其中。

  回去以后,要和爷爷说一下,让他多注意田庄里的情况。

  莫要让这些白衣弥勒钻了空子,到时候连累整个田庄的话,那绝对是一桩大罪过。

  想到这里,郑言庆侧身让开一条路,看着白衣弥勒走过去。

  而在他们的身后,那些愚夫愚妇依旧跪拜在田间,不停的叩首,朝着他们的背影,念念有词。

  “…弥勒出世时,田一种七获,米长七寸,白如珂玉,干甜如;如劫初米四寸也,衣寸从树生,自然而有…”

  大体上,郑言庆对佛经是一知半解,也不明白这经文,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能大致上听出一个意思:只要信奉弥勒,就可以不劳而获。粮食不种自长,衣服在树上生成。

  如若没有出现,那就是你不够虔诚。

  只要虔诚,就会如此…可怎样才算是虔诚呢?最终解释权,在白衣弥勒们的手中。

  看这情况,好像很严重啊!

  郑言庆一边想着,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中。

  郑世安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就等着言庆回来。

  “言庆,今学堂里,学得如何?”

  “得了个‘丁’。”

  郑世安一怔“丁?怎可能是丁啊…你那先生莫不是个骗子,你这等聪慧,他为什么才给了一个‘丁’呢?言庆,是不是先生瞧着你不是纥豆陵家的人,故意欺负你?”

  “爷爷,不是这样的,先生这样子,也是为我好。”

  郑言庆连忙解释,总算是安抚住了郑世安。

  饭后,他突然问道:“爷爷,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这乡间似乎盛行弥勒?”

  “你是说那些白衣弥勒吗?”

  郑世安显得不太在意“我倒是见过,他们今天还来咱们这里传道。听说,这些白衣弥勒神通广大,不少人都相信他们。咱们田庄里,就有不少人信奉弥勒。”

  郑言庆心里更加沉重了…

  “爷爷,别信那些人。”

  若是普通人说这句话,郑世安说不得会听不进。但郑言庆不同,他从小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让郑世安对他,有着莫名的信心。想来,言庆这么说,不会无的放矢。

  可郑世安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为什么?”

  “爷爷,咱们郑家以经史传家,讲的是修身持家治国。

  孔圣人也说过的,子不语怪力神。这些事情,连圣人也不得语,何况我们这些人呢?也许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但不是我们整天放在嘴上,更不能像那些弥勒一样,把神灵当成敛财,足私的工具…再说了,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我们心里尊敬,神灵自然会保佑我们。既然这样子,又何必去听信他人妖言惑众?”

  郑言庆话音未落,只听屋外有人抚掌赞道:“说的好!”言庆祖孙闻听,不由得心中一惊。

  连忙起身走出屋外,就见小院里不知在什么时候,来了一个男子。

  光线昏黑,看不清那人的长相。

  郑世安沉声喝问:“阁下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男子漫步走到门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郑言庆,而后沉声问道:“你就是郑言庆吗?”

  郑言庆扯了一下郑世安,点点头“小子就是郑言庆。”

  “如此说来,那三国言,你又是从何听来?”

  言庆没反应过来,疑惑问道:“敢问先生是谁,这三国言,又要从何说起呢?”

  男子冷哼一声“某家,颜籀。”

  …  wWw.SHaNZXs.COM 
上一章   篡唐   下一章 ( → )
扇子小说网免费提供庚新创作的篡唐txt全集下载;请把篡唐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你的朋友!